
为了更好的 SEO,把大纲放在下边。读者也可根据大纲自行绘制自己的脑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 沟通和自我 	自我概念与自尊 		定义 			自我概念是指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知觉 			自尊是你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举例 			安静 				「我简直是个懦夫,所以才会说不出话来」 				「我享受倾听甚于讲话」 			好辩 				「我太强势了,一定很惹人厌」 				「我在自己的信念上坚定不移」 			自律 				「我太小心翼翼了」 				「在我开口说或动手之前,我总会深思熟虑」 		影响 			高自尊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好的,并且期待被他们接受 			低自尊的人认为所有人都一直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 	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源 		说明 			生物性: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社会化:从我们相关的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在塑造我们的自我概念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我概念的形成 			反应评价:我们每个人得出的自我概念反应的是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 			重要他人:你的自我评价或评价标准可能因为他人对待你的方式而受到影响。 			社会比较:依据他人的对照方式评估自己 	自我概念的特征 		特征 			主观:我们倾向于相信我们的自我概念是准确的,但事实上它很可能被歪曲了。 			抗拒改变:我们倾向于坚持一个现存的自我概念,即使有证据显示它是过时的。 		接受正面自我的建议 			对自己有真实的认知 			有切合实际的期望 			有改变的意愿 			有改变的技巧 	文化、性别和认同 		文化:孕育我们长大的文化以不着痕迹的方式塑造着我们对自我的理解 			大部分西方文化都是高度个人主义的 			大部分的亚洲人是倾向于集体主义的 		性征和性别:性别角色和性别标签对男人和女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沟通有着深刻影响。 	自我应验预言和沟通 		定义:指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并且他接下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预期上的,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 		类型 			自我强加的预言:指的是你的自我期待对你的行为产生影响 			他人强加的预言
  沟通作为印象管理 	公开自我和隐私自我 		觉知的自我是指你在真诚的自省过程中所相信的自己。(隐私的) 		展现的自我是我们想要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公开的) 	印象管理的特征 		多重身份 		合作式的:某一刻发生的事,是由沟通双方及其在长期的交往中积累的经验共同导致的。 		深思熟虑或不知不觉:大部分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一种有助于建立在自己和他人眼中的理想身份的方式进行沟通。 	为什么要印象管理? 		为了开始和经营关系 		为了获得别人的顺从  		为了保住别人的颜面 		为了探索新的自我 	面对面印象管理 		举止,由一个沟通者的预言和非语言行为组成 		外貌,是人们用来塑造印象的个人化方式 		配置,即我们用来影响别人如何看待我们的物理工具 	网络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和诚实 		印象管理意味着选择自己的哪个角色或者哪个部分加以展现
  在关系中的自我坦露 	自我坦露的模式 		社会穿透 			广度 			深度 		乔哈里视窗 			开放区 			盲视区 			隐藏区 			未知区 	自我坦露的好处与风险 		好处 			宣泄:可以提供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双重慰藉 			互惠:一个自我袒露的行为会引发另一个自我袒露行为 			自我澄清:通过和他人谈论你的信念、意见、想法、态度和感觉,可以理清你对于这些话题的看法。 			自我确认:旨在确认你自我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开始一段关系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袒露的 			社会控制:袒露个人信息会增加你对他人的控制,有时也会增加你对情境的控制 		风险 			拒绝 			负面印象 			降低关系满意度 			丧失影响力 			伤害别人 	自我坦露的指导原则 		这个人对你而言重要吗? 		坦露的方式合适吗? 		坦露的风险合理吗? 		有建设性影响吗? 		你的自我坦露是互惠的吗? 		你在道德上有义务坦露吗?
  自我坦露的替代选择 	沉默: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保留在心中 	说谎:善意的谎言被定义为对被告知的人来说是没有恶意的,甚至是有帮助的 	模棱两可:当面对是说谎还是说出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真相的困境时,沟通者常常会选择一种模棱两可的回答 	暗示:暗示要比模棱两可更直接。这是因为模棱两可的说法不要求改变他人的行为,而暗示确实旨在从他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回应。
  指有意透漏与自己相关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不为人所知的。
  四个步骤 	1. 持有某种期待 	2. 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 	3. 期待如是发生 	4. 强化起初的期待
  原因 	过期的信息 	歪曲的回馈 	完美主义 	社会期待
  @Panmax
   |